出圖簡而言之就是發(fā)行并分發(fā)制造所需要的一套圖紙。出圖一詞是制造業(yè)的專業(yè)術語,該詞不在行業(yè)外使用。英語的Issue具有相近的含義,我想使用(圖紙的)“發(fā)行”一詞更容易理解。
出圖是產(chǎn)品開發(fā)的最后一步。另外,廣義上來說,出圖意味著設計結束,將開發(fā)階段的問題點、來自相關部門的反饋等所有因素全部加在一起完成了圖紙。
試制圖紙的出圖
在批量生產(chǎn)的圖紙出圖前,需要出圖“試制確認用”的圖紙。由于基本上是以完成設計的最終圖紙來安排試制,因此與最終的出圖無異,但是如果在試制確認中出現(xiàn)了問題時,那就要變更設計,修改圖紙,因此不能安排批量生產(chǎn)。
模具出圖
量產(chǎn)準備中最為耗時的是安排模具!白⑺苣>摺薄ⅰ皼_壓模具”等有時需要1個月以上的交貨期,因此在整個產(chǎn)品設計尚未結束的階段,就要以“搶跑”的方式安排模具相關零件,以配合其他零件的交貨期。對于設計人員來說,這種出圖是有風險的,就筆者而言,也曾遇到因對零件形狀沒有信心通過商討模具事宜而將其加工延后的情況。
出圖
顧名思義是最終的出圖。設計徹底結束,完成的圖紙被分發(fā)給相關部門,開始最后的生產(chǎn)準備。因為相關部門要使用出圖的圖紙開展工作,所以出圖后的圖紙不容許隨意進行修改。萬一需要修改圖紙時,應按照設計變更程序進行修改。該設計變更程序會牽連到所有相關部門,因此作為設計人員應極力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隨著3DCAD的普及,設計的“最終成果物”正由圖紙變?yōu)?維模型。在圖紙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標題欄填寫“已出圖”或加蓋出圖印章予以明示,但3維模型該如何進行明示呢?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像PDM(ProductDataManagement)那樣的IT工具。對3維模型設置狀態(tài),以“設計中”→“審核中”→“出圖”的方式,明示模型的狀態(tài)來進行管理。但是由于不能像圖紙那樣使用紙件分發(fā),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安裝PDM的終端。